第九章 清雅居-《梅锁印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行四人在街上闲逛,知道爹一会儿要带去酒楼,李棠开心得拉着李玉一直叽叽喳喳、叽叽喳喳...

    这崇宁城中,数得上名号的大酒楼,粗算有四家,东街的清雅居,专做外系菜,集了全国其他州府的所有菜系,光是主厨就有十来个,每月除了本店自创有新菜品推出,在崇宁总是抢在第一个出外系新菜品的,所以在崇宁城里的酒楼中,清雅居的外系菜永远都引领在前头。

    此外店里还善做各种糕点、小食以及夏日冷品,除了供应一般常用的酒水外,店里自创的花酒和果酒更是一绝,厅中还搭了戏台,有名角儿唱戏、琴师弹奏、戏法杂耍玩意儿等等,日日都换花样,遇上大日子更是热闹,所以好吃好玩的清雅居深得年轻公子小姐青睐。

    北街的一阙阁,店中布置清香悠然,一楼是大厅公桌,二楼均是翠竹相隔的雅舍,后院有一座碧湖,湖边设了好几座凉亭,专供那些肯出钱的客人们使用。

    店中菜品大都是地道精品的蜀中本地菜,不过那后院地窖里,却藏了多年来收集的全国各地美酒名酒。

    店老板每年都会派不同批次的人去外地采购酒,这一路采购就得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,若逢各地有陈酒开封或是新酒问世,还要临时增加采购,所以这一阙阁的后院地窖,是一个琼浆玉液库。

    店中平日常设棋盘、笔墨、乐器,食客即可闲情对弈,亦可即兴创作,还可风雅奏曲,也有许多雅士留下墨宝,有不有名无妨,掌柜都会让人送去裱起来,挂在堂中及雅舍内,供人鉴赏。

    这一举动,无疑使更多的墨客欢喜,所以这一阙阁每日都聚集了城中的文人墨客,还有外地人士慕名而来,一住就是好几天。

    城南的翠绿苑,靠山吃山,常年做山野菜品,一年四季跟着山中野味换季上新,自然偶有还能吃上过季的野味,只是价格嘛…就要看客人吃不吃得起了。

    店里主厨是几代家传的手艺,据称祖上曾在宫廷御厨掌勺,是也不是,也无人追查,只是那菜的味道,是真真的人间绝美之味。

    这山野货其他酒楼也不是没有,只是翠绿苑的厨子做的就是不一样,山野活物做出来,既不带腥膻,又不坏鲜美,将山野味的口感和鲜香发挥得淋漓尽致,那些个菌菇根草做的汤,香得能令人想连舌头一齐吞掉!

    最后便是城中离观雨桥不远的护城河岸边,三层高的鸿福楼了,这鸿福楼是全城最大最豪华最热闹的酒楼。

    只是它既不主诗情画意,也不单地方特色,更不炒花样点子,它胜在于有个黄金位置,外来人士方便,也胜在于靠河岸边上,楼上吃饭也能看看城河两岸街景,几乎什么菜系都有,能满足本地和外来食客的口味。

    它还胜在于,饭菜有精贵有从简,官家士商可往楼上奢华雅间去,贩夫走卒也能往大堂厅中来,上楼的地方避开了一楼大厅,所以无论身份如何,互不干扰,所以这鸿福楼是崇宁城内每日聚集食客最多的地方。

    李棠平日里总是扮着男装在她爹的药铺里跟着学习,说是学习也没个正经,终日拉着别人打听外面的事;不过她有天赋,虽是不做大夫,但是学东西很快,若是她喜欢的事,必是要学成。

    所以总是缠着她娘教她酿花蜜做香露,加上李大夫教的药理,自己研制了一堆的瓶瓶罐罐,好在既不是食用也没有治病,所以李大夫也不曾管她。
    第(2/3)页